
誰說你該找FB廣告代操?你有搞清楚狀況嗎!(下)
找FB代操前,要搞清楚的觀念
我是電商男爵,電商經驗任你學。
承接上篇的前置準備,這篇講FB廣告代操下集(觀念篇),顧名思義只講重要觀念。
💡 2024.10.17更新:提供強力代操公司名單,自己聯繫 …..太多人來問我代操了,我時間較少,不會親自幫別人代操廣告,避免沒時間顧導致成效不好。
所以我自己也都是委託其他「可以信任的」廣告公司來投放我的品牌(市場上不能信任的很多,你可以多找幾家比比看,不好的通常簽約前簽約後不同態度)
像是今天就規劃了一個品牌接下來三個月大概180萬的廣告費,換算成代操費用,也要個30幾萬,但這錢就是該付,因為他們成效有達到我的目標、品牌有獲利成長,最重要的是我不用親自盯著看,我固定一週看一次數據就好,他們平常也會主動積極回報。
所以找對代操公司很重要(自己要懂我說的這些觀念,不然人家再認真你也無法分辨) 我把最常合作的兩家放在文章最後,認真推,非業配。
很多老闆找FB代操、電商代操、廣告代操,就是因為自己不懂,所以想說乾脆交給專業的人來做;問題是,既然你不懂,那你又是如何判斷找來的FB代操公司,到底專不專業、到底是不是真的厲害呢?
「那怎麼辦嘛?我就是不懂啊?我懂的話我就自己投了不是嗎?」
絕對不是!真正厲害的FB廣告代操,花一樣的廣告費,成效可能會是你自己亂投的2~3倍以上!
但你放心!你不必多專業,也不用懂多深,你唯一的任務就是,你要有足夠的理解和觀念,去找到這個「真正」厲害的FB廣告代操!這些觀念包含:
- fb廣告費如何計費
- 怎麼判斷績效
- 實務經驗
- 數據分析邏輯
- 預算及收費
FB廣告費用計算方式
找FB代操前,至少要先搞懂遊戲規則:Facebook(FB)或Instagram(IG)廣告,都是由META公司同一個廣告後台操作的,這個廣告後台可以設定非常多的細節,絕對不是在你PO文下面的「加強推廣貼文」按鈕可以比擬的,加強推廣貼文基本上就是浪費錢而已。
FB廣告代操的第一個重要觀念,就是META的收費模式,無論FB或是IG收費模式皆為CPM。
CPM是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的縮寫,講白話文就是,「曝光」1000次,要花費一筆費用。
什麼意思?我用我剛剛滑到的FB廣告截圖來解釋(下圖),你可以看到在該品牌名稱下面,有「贊助」兩個字,這就是1次的曝光,不需要點擊、不需要互動、甚至不需要停留,只要贊助兩個字出現,就是要花廣告費了。
還是很難懂的話,我們舉實際的例子:
假設CPM為NT$350 = 這支廣告曝光1000次要收費NT$350
它,此時此刻,曝光在我面前—無論我看了幾秒、不管我有沒有點,他要跟品牌收費NT$0.35。

FB廣告預算及代操費用(收費方式/抽成)
這個一定要在合作前搞清楚,一般來說,無論是FB代操公司、廣告代理商、或是個人接案的廣告投手,都是按照實際操作的廣告預算,來決定操作費(服務費),因為管理越多的預算,理論上就會花費越多的經歷(如果有確實操作的話)。
第一次跟代操公司合作,被收一筆設定費大概幾千塊(一次性,但FB跟Google這種不同媒體,就會再收一次);再來就是操作費了,一般行情是廣告預算的15%-20%左右,譬如你找FB代操公司投放FB廣告,廣告預算是$50000,加上操作費20%,$50000的20%就是$10000,所以總共你要付給代操公司$60000。
$50000是直接支付給FB這個平台,代操公司只有實拿$10000
男爵碎碎念(不喜請略過,不影響閱讀): 代操公司幫你操廣告當然是要收錢的,很多人都會說是「抽成」,總是問代操公司,你們「抽」多少,老實說真的滿難聽的,講得好像詐騙在抽水錢,而且抽成一般指的是用營業額來算才叫抽成吧,怎麼大部分人就不會覺得信用卡刷卡手續費是抽成?開發票繳稅是抽成?別再抽了,有服務當然有收費,就是服務費。
但要注意一個小問題,就是代操公司都會告訴你是收20%,但卻有「怎麼算」的差別哦!
在業界,代操收費方式有分「內含」服務費或是「外加」服務費,外加服務費就像是上面說的,一筆廣告預算額外再加上廣告預算的20%,等於總金額;內含服務費則是總預算已經包含了服務費,扣掉20%之後,剩下的是廣告預算。乍看之下內含20%或是外加20%,聽起來好像差不多,甚至內含聽起來好像比外加划算?其實差可多了。
假設你無論如何總共就是花$60000,A公司為外加20%,B公司為內含20%:
A公司-採外加計算方式
$60000=實際投放廣告預算$50000+服務費$10000(50000的20%)
A公司實際跟你收$10000
B公司-採內含計算方式
$60000=實際投放廣告預算$48000(60000的80%)+服務費12000(60000的20%)
B公司實際跟你收$12000
看到了嗎?都是講20%,但這個文字遊戲會硬生生的將你廣告預算的5%變成代操公司的服務費!一般我還是會選擇「外加」服務費的代操公司。(雖然不是說內含就是不好,如果成效好那當然也值得這個費用,但還是要注意,避免日後爭議。)
男爵碎碎念(不喜請略過,不影響閱讀): 順帶一提,有些老闆每次看到人家代操來請款,都一副臭臉,其實真的沒必要。 你想一下,每個月丟十萬塊預算好了,這十萬塊也不是進代操公司口袋,是給FB收走了,你頂多付兩萬的服務費,代操公司幫你代收款項代付給FACEBOOK,也沒拿你手續費不是嗎? 那你再想想,現在大學畢業生最低薪資加上勞健保三節有的沒的,兩萬就有一個專業的操盤手在幫你管理廣告,去哪裡找?該付的還是要付。
問你的FB代操公司:是否有實務經驗
接下來你要知道如何「面試」這個FB代操/廣告代理商的公司人員。
講個八卦:
我曾經擔任某間位於信義區的大型保健品牌的顧問,這邊先簡稱該公司的董事長叫做K哥。有一天,K哥突然覺得,什麼事情都要問我,實在很不方便,公司內部應該要有一位廣告投手兼行銷主管才對,於是就開始一連串的招募及面試。經過一系列的海選後,精挑細選出幾位「非常專業」的面試者,K哥這時候發現,他好像很難判斷出這幾位到底誰最厲害,於是K哥跟我約了某一天下午,希望我親自與這幾位應聘者見面,並幫他挑出最適合的人選。
到了約好的那天,K哥以及其他的高階主管都在另一間會議室與應聘者對談,櫃檯小姐說K哥先請我在他辦公室休息,並交給我一整疊的履歷,希望我趁著休息的空檔,可以先簡單認識一下這些應聘者。
我邊喝咖啡邊看履歷,差點嗆到。
每一份履歷,看起來都無敵專業啊,各種大型公司、上市公司、知名企業的前任行銷經理、行銷主任、行銷長、甚至是根本沒聽過的職位,一時間我有點擔心,不是擔心我不夠專業、也不是擔心我在K哥面前表現不好,我擔心的是,這些面試者較年長經歷豐富,職務又高,學經歷都這麼好的狀況下,由我來做面試會不會太失禮?會不會到最後我也選不出來,反而沒有幫助到K哥?
第一位面試者進來時,是一位稍年長、看起來專業、氣場很強的女士,我起初有點緊張,深怕在前輩面前班門弄斧,我們陸續談了先前的工作內容、管理的責任等基本問題,接著我談到FB廣告,並詢問她對於廣告的一些策略及建議,出乎意料的是,她的回答不能說錯,但很攏統,也很官方,我接著問了兩三個問題,一樣得到很攏統、很官方,像是教科書上的那種答案。這時候我確定了,她並沒有多少關於FB的實務經驗,所以我問了最後一個簡單、卻非常關鍵的問題:「您是否有看過FB的廣告管理員(廣告後台)?」,她頓了一下,尷尬地說出:「沒有。」
在那之後的面試者狀況也都差不多,最後,K哥沒有找到任何一個適合的人選,倒是替我上了一課:
行銷的領域很廣,實體的、線上的、傳統的、新潮的、國際的、在地的、會展的、零售的….,非常多多的分支及細節,都有其專業性,但是「電商」屬於比較新的領域,所以很多曾經身居高位的行銷經理,甚至我唸行銷碩士時的教授,其實對於電商都是非常片面的理解而已。
所以無論是找人來面試、或找FB代操公司來代操廣告,每個人來找你,一定講得出很多漂亮的話,一定也有很多「成功」案例,不要被案例漂亮的數字迷惑了,你需要做的不是看案例,而是問他實務的「經驗」,譬如講到某一個案例多成功時,問他:
- 這個案例當時是用什麼樣類型的廣告去打?
- 你們有測試過幾種不同的受眾?
- 素材哪一種效果最好?你們當時如何想出用這種方式呈現的?
- 你覺得這個案例為什麼會成功?關鍵是做對了什麼?
你也不必真的懂他的回答,其實就是問對方比較細節的問題,看他是否有辦法「具體」的描述出來!
認真聽對方的回答是否有邏輯性,同時觀察對方是否變得比較緊張或是支支吾吾。
另一個方法是,請他秀出後台一共管理了多少的帳號。實務經驗多,廣告帳號肯定也就多,如果廣告帳號開出來沒有幾個,要不就是他根本是菜鳥,或是他就是個純業務,他沒有在關心客戶後續的數據。

如何判斷代操績效?注意這些指標
找好FB代操公司,廣告正式上線後,挑戰才正式開始,每月或每週,與代操公司開會時,報告中總會充斥著各種術語,很多老闆其實都不懂,但不好意思說。我就遇過一個高級學經歷的女強人,強勢、有主見、有領導力,每次開會時總是點頭微笑,但其實她都聽不懂。(我怎麼知道的?她前員工私下跟我說的🤫)
所以不要裝懂,有問題就要問,你付錢給廣告代操公司,不就是因為你不懂嗎?如果不懂,他們本來就應該要講到你懂為止,這也算是他們的工作範圍,問就對了!然後你自己也該做點功課,不然他唬爛你你也無法分辨,關於各種術語網路上很多人寫,我就懶得再寫了,可以參考[電商名詞懶人包],我就分享一些我常看、較注重的指標給你參考:
- CTR (Click Through Rate) 點擊率:如果是導購廣告,點擊率至少要在1.5%以上,很多FB代操公司會跟你說,1%其實就算不錯,但對我來說1.5%只是及格,2%應該的,2.5%以上才叫不錯,甚至可以做到3%;那你自己想,曝光就要收費,1000個人裡面點擊10個人跟30個人,都收一樣的費用,哪個划算?
- CPC (Cost Per Click) 每次點擊成本:
一個點擊要花多少錢,可以簡單用來評估預算調整後會得到多少流量;若CPC太高我會先檢查CTR,是不是CTR太低呢?像上面舉例的1%跟3%,點擊費用差三倍,但如果CTR還算漂亮,就接著看是不是CPM太高, - CPM (Cost Per Mille Impression) 每千次曝光成本:
CPM是由演算法計算的(有點複雜,改天再說),從NT$15~NT$3,000我都看過,雖然越便宜越好,但也不是說貴就一定不好,我曾投過一隻CPM高達1800的廣告,算是我見過數一數二高的,所以每一個流量成本非常的高,但這支廣告非常精準,帶來的訂單效益遠高於其他廣告,所以仍會持續投放,經過一段時間以及刻意的調整優化後,通常就會再便宜一些了。 - ROAS (Return on AD Spending) 廣告投資報酬率:
網路上講得好複雜,白話文,你投資一塊錢,可以換來多少營收。譬如這個月花費NT$30,000廣告費,帶來NT$90,000的訂單,那你的ROAS就是3。通常ROAS有2到3算還可以,很多ROAS連2都沒有,肯定都在賠錢,3到4就不錯了,5以上就棒透了,加碼!(如果你ROAS有5但仍在賠錢,最好檢視一下公司架構、定價策略、其他雜支,肯定有什麼事情不對)

喔對了,補充一個代操常用伎倆,很多FB代操的報表故意不寫清楚,只有寫CPC/CTR,有時後是一種刻意誤導,讓你覺得成效好像還不錯?再試試看吧。
上面的截張圖你可以看到CPC跟CTR後面有(連結點擊率/單次連結點擊成本),因為CPC和CTR分別有:
–CPC(全部)
–CPC(單次連結點擊成本)
–CTR(全部)
–CTR(連結點擊率)
有點連結或按鈕,才會真正進到你的網站,成為流量,其他按讚、看照片、按繼續閱讀的,都會被算在(全部)裡面。所以通常全部和連結點擊率/單次連結點擊成本,可能相差數倍,譬如CTR(連結點擊率)是1.5%,CTR(全部)卻是4.5%。
FB廣告操不起來?具備數據分析邏輯,以免代操公司唬爛你
別怕,不是叫你真的學什麼數據分析,你只需要具備基礎的「邏輯」就足夠了。
這段較長,但很重要超重要非常重要,務必要看,看不懂就多看幾遍。
通常廣告投放只會有兩個結果嘛!「成效好」跟「成效不好」。
成效好的時候,歌舞昇平、一切順利、風和日麗,你開心,代操公司也開心,大家都開心。
但萬一成效不好,問題就來了,這是誰的責任?是誰的鍋?
身為業主,甲方是花錢的,當然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,常見甩鍋的指控如下:
廣告預算都是交給你們代操了,當然是你們的問題!
我的產品那麼好,沒人來買是不是你們亂投!
我聽我朋友說,你們那個廣告根本亂下,你們怎麼不下流量!?
有其他公司跟我說,他保證會比你們高一倍成效!
那當然,身為乙方的代操公司肯定也不甘示弱,常見推託的理由如下:
你同樣的預算跟同業相比,已經有更高的點擊了,是你的品牌不夠力!
你們家的網頁設計不行,流量進來了,卻沒辦法成交,就是你的美編不爭氣!
你素材要換,沒有吸引力/素材疲乏大家看膩了!
你的產品本來就很難賣,那麼簡單我早就自己賣了!
這些每天都在上演,根本吵不完,兩邊說的都有道理,但幾乎也都是歪理。繼續吵下去,就是最後不歡而散,乙方到處靠北你這個業主多智障,而你又開始尋找下一間廣告代操,然後繼續罵新來的代操不給力。
男爵碎碎念:說句難聽的,這其實就是你的錯。
你身為老闆,把行銷的重責大任通通甩給代操公司,不只不明智,還非常危險。
並不是說代操公司都沒有錯,但行銷出問題,會虧錢的是你,不是代操公司,這時候若你沒有判斷能力,沒辦法發現問題,只是一味要求代操公司交出成績,就等同把企業的「命脈」交給別人了。
如果你把企業最重要的「命脈」完全交到他人手中,而且出問題的時候,還搞不懂問題在哪,那你本身肯定就是一個問題。
要預防這種狀況,就需要具備分析的「邏輯」,分析消費者購物的流程:
曝光➠點擊➠瀏覽內容➠加到購物車➠開始結帳➠購買(訂單成立)
很難懂嗎?那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,並用白話文描述一次:
我今天滑手機時,剛好看到有趣的廣告➠我想了解更多,於是點了按鈕/連結➠到網站後看完了產品的介紹、規格、細節➠覺得有興趣所以把商品加到購物車➠進入購物車後開始結帳,分別選好付款方式及寄送方式,填完資料後,送出➠頁面顯示訂購成功了,接下來就期待收到商品囉!
再來將上面的幾個重要數字套用進去,找問題:
- 滑手機時看到有趣的廣告➠
曝光給多少人看?CPM是否過高?廣告有沒有確實投放出去?代操公司有沒有私吞我的廣告費? - 點了按鈕/連結➠
CTR是高還是低?如果高就看下一步,如果低,就要觀察「受眾」跟「廣告素材」看哪裡有問題! - 到網站看了介紹➠
消費者把文案看完的比例是多少?一般商品至少40%以上!如果看完的人很少表示文案有問題! - 覺得有興趣所以加到購物車➠
看加到購物車有多少比例?很多人看完卻沒有加到購物車,商品定價或組合的策略就有問題! - 開始結帳,分別選好付款方式及寄送方式➠
加到購物車後卻沒有開始結帳,表示客人有想買但放棄了,大部分是運費問題或運費門檻難達成! - 訂購成功
成效不如預期?是平均客單價太低?還是成交的數量太低?
為什麼要懂這些?如果代操公司覺得你不懂,有些不負責任的人會亂給建議,瞎忙之後發現,完全沒有改善,反而浪費一堆時間和金錢;我有一個客戶是在百貨公司裡面開高檔火鍋的,疫情爆發時,不能內用,只有外帶及線上賣食材,找了代操公司來投廣告後,一連5天,一張訂單都沒有,老闆娘急了,就問代操公司怎麼回事,代操公司給出的解釋是:「我們公司的操作師和分析師一起開會研究過了,經過我們的分析,問題出在你們的照片、素材、網頁都不OK,火鍋這種東西啊,就是要熱騰騰、要有冒煙的感覺!客人才會想買啊!你自己看你們都用生肉的照片,沒有給人火鍋的感覺,所以沒訂單,建議通通都要重做。」
真的嗎?我按照邏輯去檢查每一步。
曝光正常➠點擊率比很多食品業都還高➠瀏覽多➠加到購物車多➠開始結帳也不少➠沒訂單
奇怪?怎麼就斷在這,一直到開始結帳都算是正常的,結果偏偏沒有一張訂單成立!?
不用具備什麼分析師證照,你光用邏輯就可以判斷出兩件事情:
廣告代操公司在瞎扯:
他們覺得老闆娘不懂,但其實我們的照片跟網頁其實很吸引人啊!如果客人沒興趣會點廣告?會加購物車?會開始結帳?應該從點擊開始就爛爆了吧!應該沒有人加到購物車才對吧!再來就是,開始結帳那一步出了問題:
我用消費者的心態結帳了一次,果然發現了問題,問題出在「滿額免運」和「希望配送時間」。滿額免運老闆娘突然調漲到$4000,沒有跟任何人說,你叫一個陌生客人第一次買就買這麼多,應該很少人可以接受;再來更重要的,配送時間老闆娘設定了一個奇耙的條件,至少7天之後的時間「出貨」,加上當時疫情爆發時所有宅配都塞車,即便你選了最近的出貨日期,把一盤肉送到你手上大概要花半個月,誰想等?抓到問題了,我馬上聯繫老闆娘,討論策略,2500免運、1500運費半價,OK;
出貨抓當天15:00(餐廳休息時間),15:00前當天出貨,15:00後的訂單,隔天15:00出貨。
一切修改完之後,當天訂單就湧進來了。
你不必真的懂的如何分析,但要懂得如何問問題,只要搞懂上面這些邏輯,剩下的就是要追著代操公司,跟他們要數據,讓他知道你懂行,才不會亂回答,如此一來才不會被用奇怪、毫無道理的藉口給敷衍過去。
可以開始找FB代操公司了嗎?
恭喜你看完這篇文章,這篇文章約7000字(加上上集約12000字),算是我多年跟fb廣告代操公司打交道的心得了。希望能讓你功力大增,在你尋找合作夥伴時,這些資訊可以派上用場。
我不會知道你做好準備了沒,你才是你企業的領航者,所有最終的決策都是你的選擇。
建議是最廉價的東西,因為提出建議不需要負後續的責任。
世界上最關心、最了解你的企業的人,就是你!
任何人的意見都只是參考而已,你覺得你現在準備好了、搞清楚整個狀況了嗎?
記得詳讀文章,遇到問題也可以留言給我,我很忙不定期會上來看,如果你真的很急就找我付費諮詢吧。
以下兩位是我長期合作,真心推薦的廣告代操~
真的推,隨便都屌打市面上80%廣告代操….(個人經驗談)
我自己都在用,後台都可以給你看,有需要直接聯繫,說Tank介紹的就好。

Valeria Liu (小V)
擅長產業:電商零售、服飾產業、美妝保養產業、醫美產業…等
特點:擅長在時尚與美妝產業中,「敏銳觀察」與「快速應變」。根據實際情況,為品牌思考下一步,譬如小V曾協助一個年齡層較高的品牌(業主和顧客都是),只做三件事:
- 找出他們的明星商品
- 結合市場趨勢提出素材優化建議
- 製作成流行的短影音
做完以上三件事,再結合廣告投放,直接大幅提升觸及率與互動率,不僅吸引年輕消費者,還讓該品牌的ROAS提升了1.5倍!(超扯!)
無論你是品牌剛起步,還是遇到突破瓶頸的困難,都可以找小V,結合數據分析與創意,靈活調整策略,讓品牌持續成長。
聯絡資訊
-
電話: 0935034734
-
Line ID 0935034734

Fish (魚)
擅長產業:食品電商、保健食品電商、寵物電商/醫美/旅行社…等
特點:網路行銷至少7年經驗,知名廣告公司資深主管,重點是客戶都非常死忠,有那種五年來都指定由她持續服務的,這在廣告業很難得,因為要讓客戶多年來都穩定賺錢捨不得把你換掉,需要付出不少心力服務(有心也不夠,還得成效好)。
曾經帶領團隊幫我一個客戶,菜市場地攤貨做到全台瘋搶,三個月內達成營收破千萬,老闆開心死了,把Toyota賣了,換了一輛特斯拉….(是我也爽死)
資深、務實,注重細節,不在意你有多少預算、現在處於什麼階段,只要提供她GA、廣告後台的數據,就可以針對你的現況進行分析,針對廣告和品牌行銷方向提供健檢及初步建議方案,談完再判斷是否合作。
聯絡資訊
-
電話: 0981562578
-
Line ID fish122914
以上,這兩位都是我御用的,很強、很用心,看你產業適合什麼、或是有眼緣的,或兩個都問,也都行。
再次強調,沒有業配的成分,有疑慮來找我求證,我開廣告帳號給你直接看。